
漫步在二景公司,昔日尘土飞扬的矿区如今被绿意盎然的植被覆盖,以往直排的矿井污水经过多重工艺处理成为矿区绿化灌溉的源头。企业正经历一场从“黑”到“绿”的生态变革。
近年来,该公司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,坚决扛起生态环保主体责任,将绿色矿山建设深度融入生产运营全过程,不断提高煤矿绿色低碳管理水平,大力培养职工爱护矿山、保护矿区的责任感,增强职工环保意识,以实际行动全力打造绿色矿山。
生态修复成效显著
建矿以来,矸石裸露、自燃扬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企业。为解决这些“老大难”问题,该公司主动出击,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制定出科学系统的矸石山改造方案。随着生态治理措施的落地实施,曾经矿区山坳里堆积的“黑疙瘩”变了模样,从规划、建设、治理到运行监督,他们打出生态治理组合拳,对矸石山进行全方位规范管理。覆土植树种草绿化,矸石山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,有效遏制了矿区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,实现了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,达到植物群落动态平衡。一项项复绿工程的推进,改变了矸石山的生态环境,生态修复成效逐步显现,为矿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。
污水处理成绩斐然
在矿山土地重获新生的同时,该公司也将治理目光投向污水治理难题。目前,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站和现代矿井水处理站两座。生活污水处理站每天处理着近千名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,处理能力为12.5t/h。经过格栅拦截、生化处理、深度净化等环节,引水入罐,蓄水待用,为道路洒水、绿化养护、喷淋降尘提供水源,降低用水成本,实现循环利用;矿井水处理则更为复杂,含有煤粉、岩尘的井下涌水,经过混凝、沉淀、过滤、消毒等多重工序,变成符合标准的清洁水源,通过专用管道全部回用于井下洒水降尘、黄泥灌浆等,实现了“废水不外排、资源循环用”的绿色目标。他们还建有独立雨水收集池、污水收集池、应急水池、透山泉水收集池等,通过自主研究、排查、施工,对排水管网进行重新设计改造,实现雨水、生活污水、矿井水、透山泉水分质分流、分类处理。
循环利用成果丰硕
该公司在矿区中部建起了瓦斯蓄热氧化供热站。据了解,瓦斯蓄热氧化全过程由瓦斯输配系统、蓄热氧化装置、热能利用系统三部分构成。只要瓦斯蓄热氧化技术瓦斯浓度为1.0%—1.2%之间,就可将抽放系统抽采的瓦斯全部再利用,大幅提高瓦斯抽采率和利用率。目前,该公司已将生产的蒸汽量经换热系统产生的热风、热水用于企业地面采暖、井口供热、职工洗浴等多项冬季采暖供热需求;夏季则应用于职工洗浴和食堂蒸炉,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环保效益显著。
从黑色煤海到绿色家园,该公司以绿色矿山为指引,持续优化工艺、升级设施,让绿色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