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煤炭市场波动与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双重挑战,寺河煤矿二号井牢固树立“一切成本皆可降”的成本管控理念,将“过紧日子”思想贯穿生产经营全链条,通过构建“预算引领、对标挖潜、技术驱动、全员参与”的立体化成本管控体系,在降本增效与效益提升方面取得了双重突破。
预算管控 从“粗放”到“精细”
该矿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,构建“事前预控、事中监控、事后考核”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。该矿依据生产实际制定《绩效考核评价管理办法》,将预算指标分解至采煤、掘进、机电等12个专业领域,形成“矿—科室—区队—班组”四级责任网络;推行“千斤重担大家挑”责任制,将成本压降与薪酬挂钩,形成“人人肩上有指标、个个岗位创效益”的良性机制。
对标挖潜 以标杆丈量降本空间
该矿坚持“对标一流、追赶超越”,构建“纵向对比历史最优、横向对标行业先进”的双维度对标体系。针对巷道支护成本高等问题,该矿对标国内先进矿井开展支护系统优化研究,通过采用高强度锚索+钢带联合支护技术,使单米巷道支护材料成本降低28%。以9号煤回风大巷为例,原支护方案每米成本1.2万元,优化后降至0.86万元,2024年累计节省支护费用336万元。
技术驱动 科技赋能降本增效
该矿将技术创新作为成本管控的核心驱动力,积极构建“四级创新体系”推动成果转化。机电运行工区通过“拼装式”修复技术,将废旧掘进机、锚杆钻车部件的再利用率提升至85%。
全员参与 从“指尖节约”到“系统降本”
该矿通过文化引领、制度保障、活动赋能等,推动降本增效从“少数人参与”向“全员行动”转变。该矿通过开展“过紧日子”主题宣讲活动,组织专题讨论16场次,编发了《降本增效50条实操指南》;各区队建立“物资银行”管理系统,对废旧物资实行“编码管理、动态追踪”;相关部门设立“五小创新”专项基金,鼓励职工提交“金点子”,让全体职工以“过紧日子”思维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,铺就高质量发展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