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综采工作面,采煤机轰鸣运转,乌黑的煤炭被精准切割、运出……这是煤矿生产再熟悉不过的日常。然而,在王庄煤业公司,另一幅场景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支护方式。一张巨大的高强度柔性“布袋”——柔模,将其紧贴煤墙固定,随后注入特制纤维材料,待其凝结形成支护墙体,以此取代传统隔离煤柱,称为柔模墙支护技术。
近年来,面对资源接续的挑战,该公司聚焦支护技术突破,全力开拓矿井可持续发展新空间。谈及柔模墙的技术优势,综采队队长宋战友打了个形象的比喻:“它就像是给巷道穿上一件‘柔性铠甲’。”这件“铠甲”的秘密,在于其特殊的构成。据了解,该项目采用高强度柔性帆布作为模板,向内灌注特制纤维材料。该材料可在3—6分钟内初凝,具有结石率高、塑性好、微膨胀等特性,成型后墙体既能适应围岩变形,又能保持较高支撑强度。
“该技术以‘柔性纤维墙体’替代传统煤柱,在不留设保护煤柱的条件下完成巷道支护,从而回收更多煤炭资源。”
“真正体现效益的是资源回收率的提升。”该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鲍佳星算了一笔账:“仅在15108工作面,采用柔模墙工艺后多回收煤柱资源24.6万吨,约可直接创效2900多万元,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,也为企业稳产增效提供了坚实支撑。”
截至目前,该公司已在多个工作面成功应用柔模墙技术,有效解决了资源枯竭矿区面临的布置难题与安全风险。该技术不仅推动支护方式从“被动维护”转向“主动加强”,更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双重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