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有效应对气温下降、地质条件复杂等挑战,常顺煤业公司精准聚焦井下低温导致围岩稳定性变化等安全风险,构建全流程、立体化的冬季顶板安全防控体系,保障冬季井下安全生产。
严把四道关口,加强源头管控。该公司围绕四季度采掘接续目标,践行“安全生产、技术先行”理念,针对采掘变化、重点及关键环节提前制定方案,从严把控规程措施编制、审批、贯彻、落实四道关口,从源头消除隐患。结合冬季地质变化规律,组织技术人员增加对断层破碎带、老空区周边等高危地段的巡查频次,加大对巷道锚杆(索)安装质量、间排距、角度及锚固力的检查力度,从严从细规范各道工序,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。
升级巡查机制,消除安全隐患。针对冬季井下围岩裂隙易发育、稳定性变化的特性,该公司采用部门联动、队组协同巡查模式,严格执行三班轮巡、逐点核验、责任到人制度,每周开展井下全覆盖顶板专项检查。聚焦掘进工作面、回采工作面及巷道交叉口等顶板受力集中区域,详细记录顶板岩性变化、裂隙发育程度、离层沉降数据等关键信息,建立“一区域一档案、一隐患一编号、一问题一闭环”管理台账,实时监测数据动态、调整防控策略。综采队针对工作面构造多、顶板破碎的问题,及时移架和拉设超前支护,两巷每班安排专人进行顶板观测并详细填写数据,发现隐患立即采取补强支护措施,从源头消除顶板安全风险。
升级管控流程,提升支护质量。针对冬季低温环境下,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易受影响的实际情况,该公司构建岗前培训、过程监督、质量验收全流程管控机制。岗前组织支护工开展专项培训,结合典型事故案例拆解低温环境下的操作要点,重点强化支护工对锚杆(索)安装、网片铺设等关键工序规程的掌握,切实提升作业人员的风险防控能力。作业过程中,推行跟班队长、班长、安全员“三岗”联动监督机制,使用专业检测设备对锚杆间排距、锚固力、预紧力等核心参数进行现场校验,坚决杜绝偷工减料、违规操作等行为。支护完成后,严格执行冬季专项验收标准,对支护质量开展全方位检查考核,确保支护质量达标。
升级验收标准,优化防控体系。该公司技术部门结合冬季生产特点,对顶板支护情况开展细致检查与评估,优化顶板安全质量专项验收指标体系,重点对巷道成型精度、支护结构稳定性、掘进效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综合统计分析。针对冬季施工薄弱环节,开展支护工艺优化攻关,结合过地质构造等不同区域的地质特点,及时调整支护布置参数,精准优化顶板支护设计,将传统“被动防范”的管理模式升级为“主动预判、精准防控”的管理模式,同步常态化开展“理论+实操+警示”相结合的培训活动,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和顶板管理水平,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撑起“安全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