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侯马热电分公司企业管理部的材料库房,时常可见库管员袁文雅手抱账本忙碌穿梭的身影。她负责库房管理工作多年,无需查阅记录,就能说出任何备件的位置和数量,未曾出现任何差错,被大家称为“活账本”。
袁文雅的基本功,源于日复一日地“观察、记录、搬运、整理”。为锻炼“眼力”,她利用闲暇时间,从螺丝和螺母等细节入手。她测量钢板、钢管尺寸,将库房划分为“格子区”,并为每类材料贴上标识。她经常沿着货架来回走动,默念着“A区3层是六分钢管,B区1层是轴承”,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记忆,即便闭上眼睛,她也能清晰地“绘出”库房里的“材料地图”。
为锻炼“手功”,在核对实物与账本时,她细致地检查每一种材料记录,快速在账本上标注,有差异的立即圈出,找出原因,确保不遗漏任何数字。遇到大型材料入库时,她亲自搬运,既锻炼了分辨材料轻重的手感,又掌握了不同材料的堆放技巧,汗水湿透衣背是常事。
一次,维护部检修班的小李急匆匆来领回水泵的轴承,说半小时内就要用。袁文雅连头都没抬,手指指向北边货架:“第一层木箱子,右边第四个格,去那里取,我这就登记。”小李找到后,标签、数量都对,送轴承时还听到她在后面提醒:“用完后记得把旧件型号送来登记。”
材料库房的货架上,物品的摆放尽显袁文雅的细心。常用螺栓放中层便于取用,易受潮的密封垫存放在防潮箱内,甚至连抹布也按用途分类放置。有一次,新来的青工领料时将材料放错货架,袁文雅没有责怪他,而是陪着他一起寻找并教导他:“每种工具都有其固定的位置,放置得当,紧急使用时才能不慌不忙。”
在傍晚的盘点时刻,袁文雅常手拿手电筒,蹲在货架前逐件核对,账本上的字迹整洁无误。有人劝她:“差不多就可以了,不必如此细致。”袁文雅却微笑摇头:“库房是发电的‘后备库’,我多用心,大家领取材料时才能及时无误。”说罢,她又在账本上记录下当天的出库数量,笔尖在纸页上划过的声音,在安静的库房中显得格外清晰。
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不凡。袁文雅在普通的岗位上牢记责任和担当,用心、细心、专心地工作,为机组检修和稳定运行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