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早上7:30,风电公司平鲁高家堰风电场的早班会准时开始。场长程振华拿着记录本,一项项核对当天的检修任务。“今天要处理3号风机的偏航异响,25号风机需要更换碳刷,81号风机的振动值需要重新检测。”他有条不紊地布置当天工作。这位90后场长虽然年轻,但已经扎根风场13年。在刚刚落幕的“潞安化工杯”第八届山西省能源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风力发电机检修工竞赛中,程振华凭借扎实的技能和稳定的发挥,一举斩获大赛一等奖。他的匠心,藏在磨出老茧的掌心、记满故障代码的笔记本里,更浸在年复一年穿梭于塔筒间的执着里。
日常砺精兵,细节定乾坤
2012年,刚从大学毕业的程振华站在右玉小五台风电场,仰望着高耸的风机,那是他与风电技术的第一次对视。这里是山西首座风电场,也是他职业的起点。他把岗位当作“练兵场”,白天随师傅爬风机、查故障,晚上潜心钻研图纸和技术手册,常至深夜。这份扎根岗位的钻劲,在宁武盘道梁风电场迎来实战“大考”。面对刚调试好的机组频繁报“变桨系统故障”问题时,程振华反复翻看故障记录,发现每次故障都发生在特定风速区间。经过连续三天的监测,他终于锁定问题根源——变桨编码器信号受到电磁干扰。这一精准诊断令在场人员叹服。
十三载风雨历练,程振华先后辗转六个风电场,从普通运维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场长,他始终秉持深究每个故障的原则,对照原理图剖析根因,并常叮嘱同事:“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,才能避免问题重演。”
赛场展锋芒,毫厘见真章
技能大赛备赛期间,程振华化身“学习狂人”,与队友共同钻研涵盖机械、电气、自动化等多领域的海量题库,系统梳理知识脉络;为攻克实操难关,他们反复攀爬90米高的风机,在机舱内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,模拟演练各类故障上百次。比赛当日,面对组委会精心设计的复合型故障考题,他与队友默契配合,通过系统分析图纸、精准测量电压和阻值、逐步排除干扰,特别是在偏航极限和安全链断开双故障的定位与排除,裁判组特别称赞其“操作流程规范如教科书,故障诊断思路清晰似明镜”。
在程振华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本上,记录着无数故障案例分析,每一个都标注着详细的处理思路,这些全是他从岗位实践里“抠”出来的硬知识,正是这份“台下十年功”的积累,铸就了赛场上的锋芒毕露。
载誉再出发,匠心启新程
“第一名是对过去的肯定,更是对未来的要求。”载誉归来的程振华深感责任在肩,第二天就带着年轻员工复盘比赛中的技术细节。他说,大赛就像“风向标”,既检验了自身技能,也明确了未来精进的方向。从基层员工成长为公司的技术尖兵,变的是不断提升的技能高度,不变的是那份追求卓越、勇担使命的赤诚匠心。
“风一直在吹,我们的技术就得跟着往前跑。”如今,程振华的笔记本又翻开新页,他将继续扎根岗位,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把每一阵风都转化为动能,把每一个细节都淬炼成技术精进的力量。